白酒是咱们国家特有的蒸馏酒,历经岁月更迭,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,白酒行业蓬勃发展,引得众多人纷纷加入,我家三叔很也想做这方面的生意,但他是个门外汉。
对几斤粮食能酿1斤酒?利润多少?一些基本的问题都不了解。三叔的亲戚乔老爷子是酒厂的退休老酿酒师,他很懂里面的门道。于是三叔带着我登门造访,去向乔老取经。
乔老爷子见我们虚心求教,非常高兴,对三叔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他告诫三叔,要重点关注3个影响因素。
1.粮食因素
众所周知,不同粮食的出酒率大不相同,目前市面上的白酒大都以高粱为主要原料。而又以酱香、浓香、清香型白酒为主流。
像酱香型白酒最好的原料是茅台镇的红缨子糯高粱。它粒小壳厚,支链淀粉含量高,糖化率高,呈香呈味物质多,不过它出酒率很低,5斤红高粱粮才能酿1斤好酱酒。
浓香型白酒的主原料虽然也是高粱,4斤粮食能酿1斤酒。但为了让酒香更加醇厚,还会加入大米、玉米等谷物发酵酿酒,这也是它的出酒率高于酱酒的原因。
清香型白酒大都用的是北方平原高粱,这种高粱淀粉含量很高,出酒率也很高,3斤粮就能出1斤酒,生产过程中加入豌豆等粗粮,以使酒体更加绵甜清香。
2.用曲因素
如今酿酒,各家常用都是大曲、小曲以及麸曲3种。
其中大曲多用小麦,酒的品质更好,出酒率较低,只有30%左右,像茅台等很多名酒都是大曲酒。
小曲多用稻米制曲,出酒率最高,约为50%左右。用它酿的酒口感清冽绵甜,酒体柔和纯净,风味独特。
麸曲以麸皮为主要原料,出酒率为45%,虽说酒质没有前两种酒好,但相比之下,它更节约粮食,成本也更低。
3.香型因素
不同香型的白酒出酒率也有很大差异。
清香型白酒出酒率在50%左右,平均45天左右就能出酒,像汾酒系列中的黄盖玻汾,采用传统汾酒工艺“清蒸二次清”。
在酿造过程中将主要原料和辅料,都经过单独清蒸处理,之后进行两次发酵和两次蒸馏,提高出酒率,损耗较低。
生产过程要求“清字当头,一清到底”,保证酒体的清、净、纯、正,它也是我国三大主流香型中口感最易被接纳的。
浓香型白酒出酒率为40%左右,生产周期平均在90天左右,像五粮液旗下的尖庄高光,在酿造过程中采用混蒸续茬工艺。
此工艺操作简便,蒸出的酒醅较为松散,更利于提高出酒率,还能有效增加酒中粮香,此酒口感上窖香浓郁、绵甜爽净的重要因素。
酱香型白酒出酒率最低,约为25%,生产周期也是最长的,前后需历时12个月,经历完整的寒来暑往。像近几年贵州较火一款酱酒黑马木台厚道酒,就是其中之一。
它是一款大曲坤沙酒,产自茅台镇酱酒核心酿造区,以当地特产红缨子糯高粱为主要原料,采用12987工艺,1年中需历经2次投粮、9次蒸煮、8次发酵。
在每次蒸煮后,发酵前,还需要经历摊晾,泼水,降温、洒酒尾等步骤,再进行堆积发酵,在温度降为40度时,再入窖发酵。
一年时间,它要经历多达165道工序,取7次酒,之后再进行筛选,将口感较差、酒质低劣的筛掉,再将余下的基酒,按照酱香、醇甜、窖底香等不同酒质,不同等级进行分类窖藏。
在这个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料较多,高粱和酒曲要达到1:1的占比,出酒率相对也较低。
它是茅台八仙之一冯小宁老师的代表作,冯老师是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徒弟,她勤奋刻苦,聪颖好学,勾调技艺精湛。
因其原料、工艺等都和茅台酒同根同源,口感上也有7分近似飞天,被当地人称为“小茅台”bb电子。
它酸酯含量均衡,酒体饱满和谐,喝起来很顺滑,不上头,不刺激,不易醉。
这酒深得酱香型白酒的酿造真意,酒香馥郁,酒花浓稠,挂杯稀疏有致,入喉会感觉到一种舒适的暖热感在体内流淌,回味悠长。
从乔老爷子家回来,三叔意得志满,踌躇满怀。他自认乔老先生为自己的智囊,隔三差五的便拿着好酒,带着好肉去乔老家蹭饭聊天唠家常。
俗话说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”过了不到半年,三叔俨然成了我们当地白酒界的半个专家,说起白酒知识来,那是头头是道,每个见到他的人都不禁要为他竖起大拇指。
这也让三叔感叹,几斤粮食酿一斤酒并无定论,而白酒的利润也不止看粮食。引得周边人纷纷对三叔竖起大拇指:“没想到这半路出家的却真成了行家!”
三叔笑着说: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!”我深以为然,世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就成了路。三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认真好学的学习态度一直感染着我,让我获益匪浅。bb电子